近二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使用瑞典和瑞士的产品,开始到瑞典和瑞士旅游,从而对这两个国家有了一些了解。中国的对外开放让中国人与瑞典人瑞士人通婚的例子也越来越多,连中山大学的保安小伙儿也有机会搞掂瑞典女留学生美眉。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VOLVO CARS)和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两件大事儿更让北欧的瑞典铺天盖地地映入人们的眼帘。
在中国老百姓的印象中和日常用语里,瑞典和瑞士都是口碑很好的西方国家,它们人口少(瑞典人口960万,瑞士800万),福利好。在中国,瑞士的知名度似乎要高出瑞典。可真要细说起来,瑞典与瑞士经常会被张冠李戴。瑞典(SWEDEN)和瑞士(SWITZERLAND)这两个欧洲国家确实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说,的名字都以吉祥的“瑞”字开头(英文字母“SW”开头)。瑞典中国商会(SCCC/SWEDISH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和瑞士中国商会(SCCC/SWISS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的英文缩写完全一样,都是SCCC。另外,在一战和二战期间瑞典和瑞士都基本保持了其中立国地位。瑞典和瑞士在工业上也有合作,比如在大中国区域发展不错的ABB就是瑞典和瑞士合资的全球著名跨国集团。
瑞典与瑞士经常被混为一谈可能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瑞士最富有的居民、全球最大的家居零售商瑞典公司宜家(IKEA)的创始者英格瓦•坎普拉(INGVAR KAMPRAD)是个瑞典人。 自1976年以来英格瓦一直定居在瑞士小城Épalinges。2012年夏天英格瓦宣布将于2013年年底从瑞士迁回瑞典,到他当年起步的村庄附近定居。
瑞典公司宜家(IKEA)的创始者英格瓦•坎普拉(INGVAR KAMPRAD)先生1976年至今一直在瑞士小城Épalinges定居。这是瑞士小城Épalinges的市政厅。
中国领导人也有过不分瑞典瑞士的疏忽。2000年5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在钓鱼台国宾馆,我很荣幸地参加了中国瑞典建交五十周年的庆祝晚宴。在这隆重而喜庆的晚宴上,中国领导人在致辞中从头到尾都把“瑞典”全讲成了“瑞士”,这让我捏了一把汗,也让现场的懂中文的嘉宾们捏了一把汗。中国领导人身边的那位美女翻译非常沉着,她似乎像没发生过任何事儿一样,将领导人中文句子里说的“瑞士”在英语口译中一一翻回成了Sweden (“瑞典”),当时的场面可谓有惊无险。
其实不光是中国人,我遇到过分不清瑞典和瑞士的美国人、俄罗斯人、韩国人、日本人、印度人、尼泊尔人、南非人等等。
瑞典和瑞士能分清楚吗?能。请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将瑞典与瑞士区分一下吧:
瑞典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瑞士不是。
瑞典于1950年5月9日同中国建交,是第一个正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西方国家。瑞典的这个第一对当时被西方列强围追堵截的新中国来讲是开创性的。不过,瑞士也是较早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建交日期是1950年9月14日。
瑞典是北欧国家;瑞士不是。
打开欧洲地图就能发现瑞典和瑞士在地理位置上相距相当遥远。瑞典是北欧国家(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五国),具有北欧国家高纬度的特征,与位于中西欧中心的瑞士在地理位置上差别不要太大。人种上讲,瑞典人是维京人(海盗)的后代,瑞士人不是。瑞典是个王国,国家元首是国王;瑞士实行的则是联邦制,国家元首是集体领导的瑞士联邦委员会(我认为瑞士的这个YIN YANG平衡的政治体系是西方政治的一个典范)。瑞典是欧盟成员国(但没加入欧元区;其货币为瑞典克朗),而瑞士不是欧盟成员国(其货币为瑞士法郎)。
瑞典大;瑞士小。
其实打开世界地图认真看一看我们就会发现,瑞典是一个滨海大国,而瑞士是个内陆(山地)小国。瑞典的国土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有十一个瑞士(约4万1千平方公里)那么大!谈到欧洲,中国人心目里的头号大国大概是德国。但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瑞典的国土比德国(35万平方公里)还要大10万平方公里。
有瑞典语;没有瑞士语。
瑞典的国语叫瑞典语(SWEDISH),它是一种斯堪地纳维亚语(SCANDINAVIAN)。瑞士的国语不叫瑞士语;德语(人口64%)、法语(20.5%)、意大利语(6.6%)及罗曼语(0.6%)均为瑞士的官方语言。从文化上讲,瑞典有其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同质性传统文化。瑞士文化则可以看成是德、法、意、罗曼文化的大拼盘。
瑞典的农村、湖泊、森林;瑞士的城市、花园、峻岭。
瑞典风景的主色调是农村、湖泊、森林。即使是像首都斯德哥尔摩这样的现代都市也是那么自然地融于农村、湖泊、森林之中。我也经常去瑞士,那里的城市让人艳羡。从瑞典到瑞士,让人有一种从毫无雕琢的自然穿越到精心维护的花园的奇妙感觉。瑞典虽然不乏滑雪之处,尤其是林海雪原里的CROSS COUNTRY越野滑雪,但其险峻程度无法与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白雪皑皑的群山峻岭中风驰电掣相提并论。若以高山和峻岭来PK,瑞典将惨败。
瑞典:一个全方位的工业强国;瑞士:一个精细工业的强国。
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称赞瑞典是“小国家,大企业”(“SMALL NATION, BIG BRANDS”)。瑞典是一个全方位的工业强国、发明大国和高科技大国,任何领域几乎都能看到瑞典的杰作。瑞典是全世界人均拥有最多跨国公司的国家,爱立信、宜家、沃尔沃(AB VOLVO)、H&M、SPOTIFY、伊莱克斯、山特维克、阿特拉斯科普克、ABB是几个最杰出的代表。瑞典在中国有上千家企业,但它们很少宣传自己。2013年10月我在瑞典接待了一个来自中国的管理专家代表团,发现大家均不知道发明冰箱的伊莱克斯(ELECTROLUX)是一家瑞典公司!另外,瑞典还是个彻头彻尾、不声不响的全世界人均军火出国的超级大国,连瑞士也想购买瑞典的“鹰狮”(JAS GRIPEN)战机。可另一方面,瑞士产品在中国老百姓中的名气似乎一点不亚于瑞典,这与在中国大地广而告之的瑞士名牌(如劳力士、浪琴、天梭、雷达等)无不有关。
“瑞士银行”(SWISS BANKS);“瑞典女人”(SWEDISH GIRLS)
瑞士在全球有一个独特的国家品牌,这就是银行。走在瑞士城市的大街小巷,即便是像LUGANO这样美丽休闲的度假城,无论你抬头或低头,到处都是银行和银行的影子。可以这么说,瑞士人的民族个性里折射出的是英勇阳光的阿尔卑斯山探险精神与瑞士银行业惯有的神秘商业气息的组合。这种奇妙的组合加上多语言的文化环境和地理优势或许是瑞士成为许多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深层的人文解读。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世界气象组织、万国邮政联盟、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奥委会总部均设在瑞士。在西方人的口语中,正如有“瑞士银行”的说法一样,也有“瑞典女人”的说法。“瑞典女人”所展示的瑞典人的民族个性就像独立的、天真的、毫无设防的、勇于追求的、无限热爱自然的、而又似乎毫无理由就会离开的、绯闻似乎不断的好莱坞影星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所展示的个性一样。
瑞典女人:据说是最诚实又最不忠的好莱坞影星英格丽褒曼,她拥有瑞典女人典型的脸庞和气质。
到瑞士学酒店管理;到瑞典领诺贝尔奖。
有时会听人说她(他)的孩子要去瑞典著名大学去学习酒店和旅游管理专业云云。这一定是把瑞典和瑞士给混淆了。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位于阿尔卑斯山的瑞士的大学教育(从职业学校、大学到MBA)的一条主线就是酒店和旅游管理专业。另外,由于瑞士银行业的发达,瑞士大学对金融管理的重视是一流的。无论是学旅游还是金融,在当地能找到国际一流的实习机会,这对今后的工作非常有益。那到瑞典能学习什么呢?瑞典虽然没有瑞士那样著名的酒店旅游专业,但瑞典大学所提供的可学专业之广是世界一流的。瑞典是一个重科技和人文研究的国家。全世界科学家和文学家的梦想是12月10日到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去领取诺贝尔奖!
瑞典有老瓦和伊布,瑞士(暂时)没有。
最后我要说,瑞典有老瓦和伊布,瑞士(暂时)没有。瑞士有像费德勒这样的天才的体育明星。可以理解,如果不重重地写一下费德勒,有网友会不高兴。要知道,早20-30年全世界的头号网球天才是瑞典的博格(BORG)。我要特别说一句,瑞士的费德勒(FEDERER)和瑞典的博格(BORG)均为人类网球史上最辉煌的名字!前者小后者25岁。可以说,前者是当下网球爱好者的偶像,后者是当下网球爱好者的老师或教练的偶像。但从乒乓球作为中国第一球的角度来看,从足球作为世界第一球的角度来看,瑞典对中国的影响是颠覆性的,超过瑞士。中国人分清瑞典与瑞士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记住乒乓常青树老瓦(瓦尔德内尔)是瑞典人而不是瑞士人。老瓦的乒乓英姿最近被圈为中国邮票的图案,这是一件创历史的事件。
分清瑞典与瑞士还可以记住:当今欧洲最顶级的足球明星伊布(ZLATAN)是瑞典人而不是瑞士人。伊布也是今天瑞典这个逐步多元文化社会的一个精彩缩影。
PK 结果:瑞典在工业实力、创新和尖端科技上超过瑞士;瑞士在精加工(手表)、山地旅游、以及作为国际组织总部的形象等方面超出瑞典。看瑞典与瑞士犹如选罗卜与白菜,不妨各取所爱;也不妨一并上桌,一同品尝。